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气候变化与贸易专刊启动

时间:2020-07-26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巴黎协定》中各缔约方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意味着其贸易伙伴将发生巨大变化。此外,世贸组织或双边机制谈判的现有贸易规则,在没有考虑气候目标的情况下,将优先考虑贸易促进和自由化。目前的贸易规则很可能阻碍世界大多数国家实现其设定的气候目标,因此,气候变化与贸易的融合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近日,2020气候投融资全球征文活动的合作期刊 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候变化与贸易专刊启动,目标受众包括学术研究者和行业从业者。专刊将介绍全球贸易与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如贸易如何影响气候变化、贸易如何影响气候投资和金融等。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征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Influen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more open trade mechanisms on climate change

2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international trade patterns

3

The trilemma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vestment, and carbon leakage

4

Participation of trade policy in global low-carbon economy

5

Life cycle emission mitigation and climate investment and finance

6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rules on green technology

7

Influen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n the validity of climate change-related environmental policies

8

Analysis on climate change under different global trade scenes

9

Study on the compatibility betwee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sustainability

10

Formation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protocol in global economic rules



征文活动组委会将于近期开展气候投融资系列专题学术沙龙,SPC期刊编辑关大博、梁希将受邀出席。


关大博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

关大博2019年被增选为英国国家社会科学院院士。多年来致力于研究气候变化的成因、影响及应对措施,分析温室气体排放的驱动因素并探讨全球和国家的低碳及低资源消耗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已发表180余篇学术论文,在《自然》及子刊共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

 

梁   希

爱丁堡大学商学院能源金融副教授,商业与气候变化中心主任

CFA(特许金融分析师),FRM (金融风险管理师),剑桥大学能源与气候经济博士。现任中英(广东)CCUS中心秘书长,爱丁堡大学能源金融学科组织人、商业与气候变化中心主任,伦敦大学学院荣誉教授,中国环境学会CCUS专委会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主要研究领域是包括碳捕集与封存在内的各种低碳技术经济学、融资和风险管理,以及政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