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气候投融资风险和绩效管理工具及启示

来源: 时间:2020-03-10

摘要: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关切,以投融资气候风险和效益管理为切入点,推动投融资决策中气候影响管理的主流化和常态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将梳理和对比分析国际相关机构投融资活动气候影响管理的实践路径和工具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国内现状,探索提出科学、合理的投融资活动气候风险和效益管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气候风险,绩效,投融资,工具

 

 

前言

 

  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之一。资金议题一直是全球气候治理和国际气候谈判中最核心的议题。2015年底签署的《巴黎协定》,将“使资金流动符合温室气体低排放和气候适应型发展的路径”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和手段。为高效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更广泛的动员社会资本进行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的投资,抑制高碳投资,亟需构建完善的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有针对性的创新气候投融资体制机制。

 

  资产的气候影响评估,包括正向的效益评估和负面的风险评估是推动气候投融资决策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加高效的管理资产气候风险,推动资产更加有效的配置到具有应对气候变化领域,需要对资产的气候风险和效益进行科学的评估,在气候风险和效益识别、评估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减缓或适应活动,进行系统的气候风险和效益的管理。

 

  相比于环境风险和绩效管理在投融资决策中的主流化和常态化,气候风险和绩效的管理在投融资活动中的被重视程度远远不足,且不论在投融资气候风险和效益管理的政策还是技术工具方面的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关切,以投融资气候风险和效益管理为切入点,推动投融资决策中气候影响管理的主流化和常态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将梳理和对比分析国际相关机构投融资活动气候影响管理的实践路径和工具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国内现状,探索提出科学、合理的投融资活动气候影响评估的政策建议。

 

 

一、投融资决策中气候风险和绩效管理的国际实践

 

  目前,国际上对于将气候影响因素管理纳入投融资活动中已成为共识[1,2],一些国际多边、双边金融机构及发达国家的政策性银行都开展了探索性的实践,并在政策和技术层面形成了不同的工具。以下将分别选择世界银行、欧盟国际合作司、英国绿色投资银行为例,介绍其在投融资活动的气候风险和绩效管理的具体政策和技术工具及其应用。

 

  1.世界银行

 

  多边银行长期以来既是气候投融资活动的实施主体,也是投融资活动气候影响管理工具和创新的引领者。不论是在政策工具层面,还是技术工具层面,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全球环境基金等机构都已在投融资活动气候风险和效益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以世界银行为代表的多边银行机构,将气候风险和效益的评估管理融入了其规划、投融资活动实施及统计监测的不同环节。在气候风险管理方面,2016年8月,世界银行发布了新的环境社会保障政策[3],即环境社会风险管理框架(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framework[1],ESF),并宣布从2018年10月起,该政策将应用于世界银行所有的投融资项目。相比于世行之前的保障政策,ESF更加强调了对气候变化和推动增强气候韧性的关注,在具体的标准中包含了一系列的气候变化的考虑,涵盖减缓和适应,同时要求:(1)在一些情况下,借款人评估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2)项目层级对资源利用效率的监测,应同时提供气候效益的评估。

 

  在投融资项目气候风险管理的同时,世界银行还关注投融资项目的气候效益,建立了一套系统的监测、报告的追踪流程,即《气候减缓投融资追踪原则》[4](Common Principles for Climate Mitigation Finance Tracking )和《气候适应投融资追踪原则》[5](Common Principles for Climate Adaption Finance Tracking)和,以确保其在可再生能源、绿色交通及增强气候韧性方面的目标或相关承诺的可信度及可计量性,同时监测气候相关的投资活动。

 

  2.欧盟

 

  在投融资活动的风险管理方面,欧盟将《环境与气候变化整合政策》作为所有投融资活动规划、评估、实施的一项基础性政策。该政策强调投融资活动的全周期过程中关注气候相关的风险因素,并通过相应的管理政策和评估机制落实气候主流化原则。依据该政策的要求,在投融资项目的规划、设计、执行、评估4个关键环节均应遵循相应的气候风险评估和管理程序。同时,该政策还有一系列的分领域的指南来规范具体领域的投融资活动,对于在具体的行业领域,如何考虑气候的风险因素做了进一步的政策层面的安排[6]。

 

  同时,欧盟在投融资活动中也越来越关注资产所能产生的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的效益。欧盟持续推动可持续金融的发展,2018年1月,欧盟发布开创性的《欧盟经济体可持续融资》,并制定了《可持续金融行动方案》(2018年3月份发布),这两份政策文件已成为欧盟新监管框架的制定基准。作为欧盟推动可持续金融的政策工具,《欧盟经济体可持续融资》及《可持续金融行动方案》中均将推动投融资低碳转型或推动气候韧性的投融资作为主要目标,以撬动更多的私营资本支持低碳转型或提升气候适应的能力。在实施层面,欧盟也建立了气候投融资活动的披露、监测和报告的机制,对投融资活动的气候影响进行持续的追踪,定期发布《气候基准及环境、社会和治理(ESG0披露》的报告,依据相关建议和指标,对欧洲上市公司、银行和保险公司提供追踪和披露,以确保私人资本在促进气候适应性和低碳发展方面发挥相应的作用。

 

  3. 英国投资银行

 

  英国绿色投资银行(GIB)是英国政府主导的全球首家绿色投资银行,主要投资于绿色环保且具有盈利性的基础性建设项目。英国绿色投资银行完成这一过程主要依据一系列政策和技术工具体系文件来实现,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绿色投资政策》(Green Investment Policy)。该政策是指导绿色投资银行在投融资活动中考虑绿色相关的风险和效益的主要制度和规划文件。而在绿色相关的风险或效益中,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方面。通过该顶层设计政策,绿色投资银行旨在撬动私人资本投向气候领域,主要包括离岸风电、陆上可再生能源、能效、废弃物及生物质等领域[7]。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以气候风险和效益为主要内容的绿色影响评估是绿投资银行投融资决策和监管过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时在评估的基础之上,对于投融资项目,英国投资银行还要求项目采用相应的减缓和适应措施来应对可能的气候风险,并要求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进行动态的监测和反馈,发布投融资的绿色影响报告。

 

气候风险和效益管理的政策工具

表1

机构

气候风险

气候效益

世界银行

环境和社会框架:

提升了对气候风险等跨领域、全球性的影响的识别、管理

气候融资追踪:

对减缓和适应的投融资活动进行追踪

欧盟

环境和气候变化整合政策:

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关注气候变化的影响

可持续金融行动:

推动低碳转型和适应性的投资;

信息披露和监测报告

英国绿色投资银行

绿色投资政策:

绿色风险(包含气候风险)和绿色绩效是投融资决策的必不可少的内容

进行监测和影影响力的报告

 

 

(二)技术工具

 

  1.世界银行

 

  在技术工具方面,世界银行的环境社会框架之下,还有一整套环境社会标准(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Standards (ESS)),及相应的技术规范、评估方法,作为配合政策实施的技术工具。气候风险因素作为一种跨边界、全球性的风险因素被融入环境社会标准的多个子标准中,如ESS1 环境和社会风险的评估与管理,ESS3 资源效率及污染防治与管理, ESS4 社区健康与安全。对应于标准,世界银行也开发了相应的气候风险的评估方法,并将相应的方法工具化。在投融资规划和设计阶段,通过世界银行的气候风险筛查工具可以初步筛查处项目的气候风险的等级。对于有较低气候风险的项目,可不用进行更加详尽的气候风险评估,而对于有中等风险的项目,则需要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更加深入的气候风险的评估。

 

  在气候效益评估方面,世界银行及其他MDB银行共同以《气候融资追踪方法》为原则评估、统计和考核投融资项目在减缓和适应方面的效益。气候投融资追踪工具的具体技术要求如表2所示,对于适应和减缓效益的投融资项目,MDB采用了不同的效益评估的原则和评估的程序。

 

气候融资追踪的标准和原则

表2

 

适应项目

减缓项目

合格的标准

具有提升气候韧性的目标;

具有气候脆弱性,包括气候变化对其影响及气候变化相关的影响;

项目的活动针对于气候脆弱性,针对特定的具体的情况提升韧性。

包括如下领域:

能效;

可再生能源;

交通;

林业、农业和土地利用;

废弃物和废水;

非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

跨领域减排活动。

 

评估的原则

相对保守的评估方法;

基于项目目标、内容和具体活动。

 

基于被执行项目的分类及其实际产生的效益,而并不基于项目的目标;

根据既往的经验或其所采用的技术措施,具有减少GHG排放的效益。

 

  2. 欧盟

 

  欧盟还提供了一整套相对成熟的气候风险标准和程序作为技术工具,气候风险评估工具(Climate Risk Assessment,CSA),作为气候风险管理政策实施的基础。CSA与环境影响评估工具(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类似,是一套包含标准、评估方法、行业指南的技术工具,旨在对投融资项目在各个阶段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减缓或适应的措施。虽然并非对于所有投融资项目,都需要进行气候风险评估。但通过该工具,已将项目的各个阶段可能的气候风险要素融入了风险管理的整体流程,通过对项目气候变化脆弱性风险的有效评估,降低项目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引导资金更加有效的投向具有正向气候效益的项目。

 

  同时,欧盟也积极开发技术层面的工具,推动具有正向的气候效益的投融资活动。2019年6月,欧盟连续发布了《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方案》、《自愿型低碳基准》等标准文件,主要聚焦于气候减缓的领域,为欧盟投融资活动在气候影响方面的识别、效益的评估提供了工具。其中,《欧盟可持续分类方案》旨在为政策制定者、行业和投资者提供实用性的工具,明确区分与2030年的目标相一致的经济活动,以帮助投资者识别有助于低碳转型的投资机会。

 

  3. 英国投资银行

 

  在技术工具方面,英国投资银行主要依据《绿色投资手册》。《绿色投资手册》 是其对投融资项目气候影响评估、监测和报告的指南,在该指南之下,还包括了《绿色影响报告》等具体执行层面的技术工具。该工具提供了将气候或其他绿色的影响进行量化评估的方法和一系列的指南文件、清单和表格样板,还就如何在日常工作中评估、监测和报告投资项目的气候或绿色影响力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方法。

 

气候风险和效益管理的技术工具

表3

机构

气候风险

气候效益

世界银行

环境和社会标准

气候风险筛查工具

气候风险评估方法

气候融资追踪方法

欧盟

气候风险评估工具

可持续金融分类方案

自愿性低碳基准

英国绿色投资银行

绿色投资手册

绿色影响力报告

 

 

二、国际机构投融资中气候风险和效益管理的借鉴与启示

 

  国际相关投融资活动中针对气候变化因素的研究和实践活动,反映了政府和国际组织正在将气候变化融入投融资决策中的政策意愿,以及逐步落实到制定具体技术指引和技术导则的实际行动。上述国际经验为我国将气候变化因素融入投融资决策过程中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自上而下的政策模式。

 

  国际经验表明,将气候影响的融入顶层设计中,并通过相关具体的政策来贯彻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看到,不论是世界银行、欧盟还是绿色投资银行,其对气候影响的关注都通过政策工具的方式实现了主流化和纲领化。通过政策的制定,可以在投融资活动的全流程中贯穿对于气候影响因素的考量,并通过自上而下的执行和自下而上的反馈,实现对既定的气候投融资目标的监测、报告和评估。

 

均衡考量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将气候变化的影响融入投融资的决策过程中,即要包括负面的气候风险的考量,也要包括正面的绩效的考量,同时对于两个方面的评估和管理应有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机制。既要将气候风险的管理融入到相关的机制或流程中同时也要正面引导投融资活动更加关注气候效益,,将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行动纳入投融资的各个层面,并鼓励相关主体或组织积极参与其中。

 

政策和技术措施工具化。

 

  借鉴世界银行等机构的经验,不论是在气候风险的管理还是在效益的评估方面,服务于既定的气候目标,除了相应的政策外,还配套了相应的技术标准和方法,并将政策和技术措施进行工具化。建立完善的标准、技术规范、评估方法在内的系统流程和机制,并将相应的政策和技术标准形成体系化的文件和指南,是确保政策和目标能够实现的关键。

 

 

三、投融资中气候风险和效益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气候投融资在国内起步较晚,将气候变化因素融入投融资实践中在我国尚属较新的议题,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不多。目前我国气候变化融入投融资实践的案例主要仍在试点层面,在政策、技术标准、评价方法等方面都没有相应的配套机制。借鉴国外的相关实践和经验,建议我国从以下方面加强投融资活动中气候风险和绩效的管理 :

 

将气候风险和绩效评价纳入投融资评价考量

 

  目前,我国在投融资的评估过程中还没有对气候相关风险或效益的强制评价要求,仅在极少类别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或环评中要求关注气候风险,且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因此,建议通过相关政策法规、技术标准或导则的形式,将气候影响因素纳入投融资评估的考量范围,设计相应的评估指标,从而确保气候变化因素在决策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考虑。

 

完善气候风险和效益管理的技术标准和工具包

 

  由于没有相关技术标准或评价规范作为指引,同时缺乏实践经验,管理气候风险或进行具有气候效益的投融资活动,对于投融资活动主体具有一定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将气候变化因素纳入投融资活动的考量中,建议在对现有实践经验分析研究基础上,开展将气候变化因素纳入投融资决策分析的相关研究,制定针对于投融资项目层级的气候风险和效益评估的导则和指南,完善气候风险和效益管理的技术标准和工具包。

 

激励投融资主体的广泛参与

 

  将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考量融入投融资决策在国内和国际属于较新的理念,需要投融资主体的广泛参与。一方面需要将气候风险的管理和气候效益的投融资理念充分宣贯给相关主体,培育致力于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力量的投资者,另一方面则需要进行相关主体在气候投融资方面的能力建设,为其提供相关的的技术支撑,以确保其可借助气候、金融领域技术工具,将政策倡议嵌入到投资活动中,进而赢得长期可持续的投融资能力。

 

 

 

  参考文献:

  郑冲.银行环境风险管理:国际 经 验 与 启 示[J].参 考 与 借 鉴 , 2012(9).

  刘援,郑竟,于晓龙. 欧盟环境和气候主流化及其对“一带一路”投融资绿色化的启示[J].环境保护,国际 ,2019(05).

  World Bank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Framework.https://www.worldbank.org/en/projects-operations/environmental-and-social-policies.

  Common Principles for Climate Mitigation Finance Tracking https://www.worldbank.org/content/dam/Worldbank/document/Climate/common-principles-for-climate-mitigation-finance-tracking.pdf

  Common Principles for Climate Adaption Finance Tracking. https://www.worldbank.org/content/dam/Worldbank/document/Climate/common-principles-for-climate-adaption-finance-tracking.pdf

  European Commission.Integrating the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change into EU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https://publications.europa.e u/e n/publication-detail/-/publication/7887e701-3f4e-11e6-af30-01aa75ed71a1/language-en/format-PDF/source-83767061 .

  Green Investment Handbook.http://greeninvestmentgroup.com/green-impact/green-investment-hand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