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疫情后低碳转型投资前景讲座暨中欧气候投融资合作机会座谈会成功召开

来源:CIFA秘书处 时间:2020-10-11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探讨新形势下中欧在政策、商业和技术方面的合作机会,10月9日,欧洲疫情后低碳转型投资前景讲座暨中欧气候投融资合作机会座谈会在线上成功召开。会议由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中节能咨询有限公司、爱丁堡大学商学院、伦敦大学巴特莱特建筑与项目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联合主办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英国国家社会科学院院士关大博主持会议。

 

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建筑与项目管理学院建筑环境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气候投融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合作平台(CIFE)主任D'Maris Coffman以“欧洲疫情后低碳转型投资前景”为主题进行了发言

 

随后,D'Maris Coffman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研究员张九天,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环境规划与管理系系主任王灿,爱丁堡大学商学院能源金融副教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梁希一道,就“中欧气候投融资合作机会”进行讨论。

 

关大博:就商业和技术领域而言,中欧在气候投融资方面有哪些合作机会?

 

D'Maris Coffman:
 
在技术方面,英国目前正在开展一系列国际合作。中国在新技术应用方面有很多的实践和经验,我希望英国能够借鉴学习。
 
在造林、再造林和农业修复等领域,可以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和国际合作。我认为其中一个比较关键的领域是气候减缓对海洋的影响。海洋已经因为气候变化而遭受了巨大损失,在这方面我们需要有所投入。
 
 
张九天:
 
中欧在气候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未来中国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应对气候变化。中欧合作的空间很广,例如低碳技术的商业化和创新,如CCUS、电动汽车、创新的商业模式等,这些都离不开气候投融资的支持。
 
除了气候减缓和低碳技术外,中欧在气候投融资领域还需聚焦两个方面:气候适应以及三方合作,在这两个方面中欧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王灿:
 
中欧都提出了碳中和的长期战略,这将为中欧技术和商业合作带来很大的市场。
 
能效、零碳能源技术(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和负排放技术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将发挥很大的作用。我们需要采取更多方式发展和推广这些技术。中国在气候减缓等方面对于新产品和新技术的需求较大。
 
中欧的气候政策将推动市场创造更大潜力和更多机会。
 
 
 
 
梁希:
 
在技术层面,有很多技术可以应用在欧洲和中国的低碳领域,如电气化、氢能储存,循环经济、碳捕集封存技术等。中欧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可以开展很多合作,如在适应领域进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智能技术应用。在技术方面我们需要区分商业化技术和近商业化技术,集中力量开发一些先进的、有潜力的技术,如负排放技术、CCUS、先进的储能技术等。
 
在技术合作中,互信很重要,需要思考中欧双方如何能够从技术合作中受益。
 
市场机制将发挥重要作用。风险投资、公共和民间资本将会推动技术的应用。
 
 
在商业层面,风险投资者在低碳技术方面有很多投资机会。我们需要转变思维,从传统的能源价值转变为低碳资源。在气候信息披露方面,企业需要披露与气候相关的信息,包括气候风险信息等。
 
 
 
 
 
关大博:有哪些潜在的政策合作领域可以帮助中欧实现气候目标?
 
 
 
D'Maris Coffman: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中欧的方式是不同的。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欧洲一直是采取低增长的途径。但从新冠肺炎疫情可以看出,以低增长的方式来应对气候变化是不现实的。我们需要通过全球伙伴关系来探索一条应对气候变化的高增长路径。
 
 
张九天:
 
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挑战性。碳达峰和碳中和是截然不同的。碳达峰是现有路径的偏移,而碳中和是经济和能源系统的重构。
 
中欧各自明确了碳中和目标,双方可以在三个领域开展合作:
1. 平衡碳中和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 共享碳中和战略和路径,增进相互了解和知识共享;
3. 技术政策,尤其是低碳技术,如CCUS、负排放技术等。
 
 
王  灿:
 
中国宣布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将会促进低碳转型。
 
技术在实现减缓和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欧政策方面,技术合作项目是重中之重,如建立技术合作平台等。
 
加强中欧经贸交流合作。
 
我们现在正在由低碳向碳中和转型,这两者有所区别,后者的目标更为明确,我们必须让碳市场在实现碳中和方面发挥作用。
 
推动气候投融资体系建设,需要在以下方面开展国际合作:如何建立气候投融资模式以撬动民间资本流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如何中欧都认可的气候项目标准,如何设计风险评估模型工具等。
 
 
梁  希:
 
中欧多年来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今后,双方可在以下领域继续合作:              
 
一是政策目标的实施。中欧的合作经验可以在这些方面进行加强:借鉴欧洲如何将总体目标与成员国的目标结合起来,如何监测目标的执行情况,以及中国如何实现碳达峰。二是高层合作。欧盟成员国和中国各省可以开展相关合作。
 
 
本次会议系气候投融资学术沙龙系列讲座,旨在促进气候投融资学术交流,促进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推进气候投融资领域的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