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FA热点丨多方参与 协同推进陕西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

来源: 时间:2022-08-22

 

8月初,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公布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的通知》,陕西省西咸新区获批成为国家9第一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地方。

近日,陕西省气候投融资专题研讨会在西咸新区召开。来自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西咸新区生态环境局、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中节能衡准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世界资源研究所等十余位业内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围绕中国气候投融资进展与实践、中国气候投融资机制与挑战、地方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建设、碳金融、碳减排支持工具及绿色REITS助力气候投融资发展以及近零排放城市建设等关键议题进行了汇报分享,为推进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建言献策。

 

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谭显春

 

会上,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谭显春表示,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相关的金融支持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当前,绿色金融的框架已经初步形成,包括相关基础制度、激励约束机制等。气候投融资的很多工作都是在绿色金融框架下进行开展的,如气候投融资的政策体系、指南、标准、工具、产品等等。所以在后续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建设过程中,应将气候投融资更好的和绿色金融结合,把减缓和适应气候放在比较突出的位置。

 

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孙轶颋

 

为应对气候投融资新挑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孙轶颋提出,可以通过三种模式:一是管理运营方式的转型,如地方政府设立低碳产业引导基金,把原先的财政拨款转化为基金形式进行市场化运作,提高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有效撬动社会资本进入气候变化领域。二是金融工具的创新组合。如亚洲开发银行等开发性金融机构在传统贷款或转贷款的基础上叠加了技术援助、风险分担、投资基金等模式和机制。通过这样的组合,解决了资金、技术、风险等多个问题。三是通过多方合作和纵向扩展的方式,扩大气候投融资的朋友圈。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张九天

 

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充足有效的资金支持非常重要。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张九天表示,气候投融资要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解决钱来源的问题,以及“以什么样的形式投入到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中”;二是得看相关技术和产业。金融机构可能不了解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产融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建设气候投融资项目库有其必要性和现实需求。不过,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并非一张项目单子,而应该是我们推进气候投融资工作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工具。

 

中节能衡准绿色金融部部长白红春

 

中节能衡准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绿色金融部部长白红春谈到,“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推出,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的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碳减排支持工具对银行开展绿色金融业务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对于西咸新区发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白红春表示,对于那些具有显著气候效益的项目,可以充分利用碳减排支持工具,以及用国开行和农发行最近成立的3000亿基础设施基金等来促进气候投融资项目的建设。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部执行总经理黄达飞

 

除了碳减排支持工具,更多探索也在推进。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执行总经理黄达飞表示,应对气候变化资金需求体量巨大,碳交易可以发挥市场效用,引导发现碳价格,是国家战略转型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工具。未来,以碳资产为基础的各类金融工具将有力支持国家自主减排目标的实现。

 

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REITs项目负责人李盛

 

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项目负责人李盛则介绍了REITs在气候投融资当中的作用。所谓REITs,是指由特定的项目或者是特定不动产资产提供未来现金流作为基础资产,是一种权益型的工具。去年6月,中国第一批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上市,一共有9支。富国基金作为其中一支绿色REITs,目前为止已经有14个产品上市,市值约达600亿人民币。

 

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城市部门主任刘岱宗

 

做好气候投融资工作,离不开各参与方的的协同配合。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城市部门主任刘岱宗汇报分享了“近零排放城市加速器”项目。该项目是在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的指导下,由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和世界资源研究所共同发起。

 

刘岱宗表示,第三方研究机构、各类金融机构、以及相关领域企业应与各级、各地政府加强交流合作,通过搭建互助共赢的多元化平台扩大“朋友圈”。以应对气候变化为共同目标,以建立各项城市发展规划、金融工具库、技术库等支持体系为方法,共同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实现绿色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