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FA热点丨CIFA、NRDC碳中和下商业银行气候友好转型项目(二期)结题研讨暨气候友好型金融机构建设系列沙龙第三期成功举办
来源: 时间:2023-09-13
2023年8月8日下午,由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CIFA)、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和中节能衡准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碳中和下商业银行气候友好转型项目(二期)结题研讨暨气候友好型金融机构建设系列沙龙第三期”在京成功举办。
2021年,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基于谅解备忘录的框架启动了“碳中和下商业银行气候友好转型”项目(一期),围绕商业银行气候友好转型的路径和关键问题开展了系列研究与交流活动并成功发布成果报告。2022年,在一期成果的基础上,双方启动“碳中和下商业银行气候友好转型”项目二期,聚焦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西咸新区)气候友好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搭建金融机构气候友好转型经验交流与分享平台。因此,本次会议围绕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气候友好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和金融机构气候友好转型的模式与创新进行了分享与讨论。
会议由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环境法与治理项目主任吴琪主持,由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节能衡准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原进行开场致辞。中节能衡准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气候投融资中心主任葛慧就《气候友好型企业评价标准研究》进行汇报。
专家观点环节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孙轶颋进行主持,国家开发银行行业三部绿色金融处副处长王融、华夏银行绿色金融首席顾问张勇淼、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授信管理部绿色金融处负责人张明哲和陕西省西咸新区生态环境局刘媛围绕金融机构气候友好型实践与展望、政银企合作模式探讨与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气候友好型企业开展情况进行讨论。
王融表示,绿色标准的统一以及金融工具的创新将会更好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项目的支持。同时,目前金融监管也在不断完善对金融机构绿色业绩的考核评价体系,这将有利于金融机构主动而持续地加大绿色金融供给,助力社会经济绿色低碳转型。
张勇淼表示,气候友好型企业要开发自身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并积极实施。气候友好型企业指标体系研究工作对以ESG理念推动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积极指导作用,为企业明确了工作的方向、路径和目标。未来应加强评价指标与绿债、气候债、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联系,合理应用气候友好型企业评价指标产生的内部与外部激励。他还指出,企业可依靠绿色低碳技术的支撑,提升自身和在国际市场外贸的竞争力。未来要引导金融机构和企业向低碳方面的考虑,加强对气候等相关环境方面的注重程度,进而推动企业的商业可持续能力。
张明哲根据课题研究汇报提出四点建议:第一,政府应当牵头构建气候友好型企业生态圈。第二,风险防控方面可建立审核筛查机制或通过评价标准体系进行评分。第三,建立应用系统平台统一管理,加强银行和企业的使用便利程度,以提升数据收集效率。第四,持续跟踪应用评价体系,定时更新名单,并在以上几点基础上向其他城市因地制宜进行差异化推广。
最后由廖原进行了会议总结。他表示《气候友好型企业评价标准研究》探索了气候投融资对西咸新区试点工作的支持方式,并且以西咸新区作为支点向其他的地区扩散经验。研究吸取了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国情,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明确气候友好型项目、气候友好型企业概念有利于帮助不同产业进行系统性的信息披露建设,未来要把企业产业的结构特色与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要求结合,以加快形成气候投融资蓬勃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