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FA副秘书长廖原参加央视《对话》: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建立了专门适应项目的入库标准

来源: 时间:2023-09-13

以下为讨论内容文字版:

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政策引入,分析三类项目得出可再生能源项目为主,请介绍央企可再生能源装机情况。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2021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三大重点领域。其中,清洁能源领域主要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利用、生物质能源利用、抽水蓄能等15个细项。

碳减排支持工具对象为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以“先贷后借”的方式提供1.75%利率的再贷款。到企业可以获得低息贷款,按现在的LPR,一年期是3.65%,五年期是4.3%。今年中国人民银行又将碳减排支持工具延续至了2024年末,同时将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纳入支持范围,进一步扩大了政策惠及面。

据统计,截至今年4月底,碳减排支持工具助力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约6700亿元,带动碳减排量超过1.5亿吨。其中,清洁能源类项目占比超过90%。减碳效果方面,我们也进行了分析,碳减排支持工具产生的年度碳减排量也主要是由清洁能源类项目带来的。这与我国近年来清洁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相吻合。2022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突破1.2亿千瓦,达到1.25亿千瓦,连续三年突破1亿千瓦,累计规模达到了7.58亿千瓦(风电3.65亿千瓦,太阳能3.93亿千瓦)。以此增量发展,2030年的12亿千瓦有望提前完成。从中央企业情况来看,到2022年底,风电、光伏发电装机累计达到4.17亿千瓦(风电2.5852亿千瓦,太阳能1.5868亿千瓦),占全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累计规模的55%。此外,我们对中央企业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带来的碳减排量进行了估算,结果约为5亿吨(按2019年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平均值0.7568 t CO2/MWh测算)。

 构建气候适应型社会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企业行为。在这其中,如何引导企业的积极性,发挥产业力量参与到气候适应型社会的建设中来,您有没有相关的观察或研究?

适应气候变化旨在提升人类对抗各类气候风险的能力,需要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进行引导和支持,需要“政银企”多方协作,共同推动。

政策方面,从国际上看,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开展定期气候风险评估、定期识别和更新国家气候风险清单,及时调整适应工作,并将气候风险管理纳入未来5-10年相关行业重点工作中。另一方面,他们注重多部门间的沟通与配合,并建立相关部门间合作机制,防止出现突发事件应对时的“责任不清”。这种定期的气候风险识别与分析,以及多部门协同机制是构建适应型社会的政策基础。

从国内看,去年我们国家出台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制定过程中也参考了国际先进经验,按照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的思路来制定和部署相关工作。同时,生态环境部联合九部委推出气候投融资试点,通过制定包括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在内的国家和地方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入库标准等一系列举措,引导企业参与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例如,我们支持西咸新区编制的《西咸新区气候投融资项目入库管理办法(试行)》中就给出了适应类项目评价标准,除包括常规的合法合规等约束性指标外,还设置了项目气候效益评价指标(比如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警类项目“预警准确率、精细度和提前量”、生态保护和修复类项目“沙化土地治理面积”等),以及社会效益、环境协同效益等可持续发展影响指标,并对入库项目进行了等级划分,以满足不同主体差异化投资需求。

此外,我们国家也在推进适应型城市建设,比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基础设施韧性。以西咸新区为例,2015年,西咸新区获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为推动海绵城市建设,西咸新区印发《西咸新区海绵城市建设方案三年行动计划》。通过海绵城市建设,西咸新区构建了“建筑与小区对雨水应收尽收、道路与绿地自然收集、中央雨洪系统调蓄”三级雨水综合利用体系,实现了雨水的“渗、滞、蓄、净、用、排”,渭河、沣河水质得到显著改善,地下水位涵养回升3.43米,水生态持续向好,人、自然、城市和谐共生的新格局正在形成。2019年,西咸新区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成功获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生态水文示范点”。

资金支持方面,从全球看,2019-2020年,气候适应资金只占7%。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到2030年,发展中国家的年度适应成本需要1600-3400亿美元,到2050年则为3150-5650亿美元。聚焦国内,去年4月份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提出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截至去年11月底,仅农业发展银行就投入约334亿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此外,一些地方也开始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比如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巨灾保险等。

以国家开发银行近期支持的无锡锡北运河流域EOD项目为例,该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通过打造“治产融合、低碳园区、水质改善、水网生态、人水和谐”的绿色发展体系,全力推动锡北运河区域生态改善与经济发展双促进双提升。

巨灾保险的探索以深圳为例。从2014年起,深圳市财政全额出资购买由人保财险等5家保险公司承保的巨灾险,对在深圳市内发生的,因暴风、暴雨、地震等16种灾害造成人身伤亡的医疗费用、残疾救助金、身故救助金等给予救助,最高额度25万元。2020年,深圳巨灾险共救助4733人次,其中人身伤亡救助7人,转移安置4726人,支付救助理赔款约94万元,同时还安排400万元开展防灾避险宣传、灾害研究等防灾防损项目。

为进一步引导企业参与适应工作,我有三点建议。

一是建议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政府作为关键主体,应在明确提升气候韧性实施路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气候韧性相关标准,完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同时建立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成效评估机制,定期开展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评估,抓好任务落实和监督检查,逐步构建良好政策环境。

二是建议金融机构加强融资工具和产品创新。气候变化适应工作涉及粮食生产、自然环境等诸多关键领域,多为公益性项目,经济效益表现较弱,造成金融市场、社会资本积极性较差。为破解此难题,需要公共及私有资本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创新适应项目融资模式和产品。

三是建议积极提升企业对适应气候变化的认识和行动。适应气候变化关乎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公众各类主体。当前,我国多数企业对适应气候变化的认识仍不够清晰,尚未制定相应战略,缺乏坚定的执行动力。因此,建议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对气候风险识别、评估和管理的认识,从战略目标、管理体系、生产建设等多个方面采取积极行动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